何謂“海綿城市” “海綿城市”的國際通用術語為“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指的是城市像海綿一樣,遇到有降雨時能夠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滲透、凈化”徑流雨水,補充地下水、調節水循環,在干旱缺水時有條件將蓄存的水“釋放”出來并加以利用,從而讓水在城市中的遷移活動更加“自然”。 “海綿城市”的核心理念是就地解決水患,而非把水轉移到他處。目前國內多地遇洪后,多采取緊急排洪方式,將上游災害轉移給下游,難免殃及泄洪區村鎮。而“海綿城市”系統是一種彈性的、可循環的治水方式,讓城市內部消化雨洪。建設“海綿城市”的關鍵是一方面保護和恢復原有的河湖、濕地、民間坑塘等具有集水涵養功能的自然“海綿體”;另一方面是通過科學規劃打造人工濕地、雨水花園、下沉式綠地、“綠色”屋頂等人工“海綿體”,就地蓄留和消化雨洪。 國務院辦公廳去年10月印發《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通過“海綿城市”建設,綜合采取“滲、滯、蓄、凈、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城市開發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將70%的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靶∮瓴环e水、大雨不內澇、水體不黑臭、熱島有緩解”是指導意見勾畫出的未來生態型城市圖景。 “海綿城市”的理念已經讓國外不少城市得以從容應對水患。 荷蘭鹿特丹的“水廣場” 有“低地之國”之稱的荷蘭約有四分之一國土低于海平面,包括全球最大港口城市之一鹿特丹。它也是荷蘭面對水患的第一前哨,面臨海水、河水、雨水與地下水四種水的威脅。 由于現存溝渠和河道無法有效疏解劇增的地表水,鹿特丹采用打造“水廣場”的方式智慧治水。水廣場由幾個形狀、大小和高度各不相同的水池組成,水池間有渠相連。平時,這里是市民娛樂休閑的廣場;一旦暴雨來臨,水往低處流,水廣場就變成一個防澇系統。由于雨水流向地勢更低洼的水廣場,街道上就不會有積水。在水廣場,雨水不僅可在不同水池循環流動,還可以被抽取儲存作為淡水資源。 德國多級雨水利用系統 實現水資源的循環利用,將處理雨洪的思路從單純的排放轉化為利用是“海綿城市”的另一大理念。德國就建立了多級雨水利用系統,實現“變廢為寶”。首先,屋面雨水積蓄系統通過將雨水簡單處理,用作廁所沖洗和庭院澆灑等非飲用水。其二是雨水截污與滲透系統,道路雨洪通過排污管道排入沿途大型蓄水池,管道口的截污掛籃可攔截雨洪攜帶的污染物;城市地面的可滲透地磚則能有效減少徑流。最后是生態小區的雨水利用系統,小區沿排水道修建了植有草皮的可滲透淺溝,供雨水下滲。超過滲透能力的雨水則進入雨洪池或人工濕地,同時構成水景。 建“海綿城市”須防大興土木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建設“海綿城市”并不意味著一味大興土木搞工程,甚至進行“破壞性建設”?;謴统鞘斜旧淼淖匀簧鷳B本底,對天然存在的綠地、濕地、河湖等景觀的保護和修復,充分調動自然本體消化、吸收雨洪的作用也是關鍵。我國在長期城鎮化建設中出現了開發強度高,屋面、道路硬質鋪裝多等問題,一定程度上破壞了土壤的滲水功能。對于這些過度硬化,就要“去工程化”,充分發揮自然與城市的“綠色協調效應”。 城市需要探尋與水共生的和諧方式,“海綿城市”提供了“化剛為柔”的治水方式,并把水患威脅轉化成了城市改造更新的契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