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助推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近年來,世界各國競相在制造業領域“放大招”。美國工業互聯網、德國工業 4.0、日本“機器人新戰略”和中國制造 2025 等概念的提出雖基于各自制造業基礎和產業現狀不同而在具體實施方向上有一定差異,但其核心都無疑是在推動信息化與工業化的深度融合,以實現制造業轉型升級。本月初舉行的第十一屆中國—東北亞博覽會首次設置智能制造主題館,圍繞機器人、3D 打印、制造業服務化、“互聯網+”等內容進行展示。除此之外,博覽會舉辦的中國制造 2025吉林論壇及其配套的洽談會更引起業界人士關注。
跨界融合成焦點
智能制造代表了一類由智能機器和人類專家共同組成的人機一體化的智能系統,它在制造過程中可以進行智能活動,諸如分析、推理、判斷、構思和決策等,是在人與智能機器合作共事下具有自感知、自學習、自決策、自執行、自適應等功能的新型生產方式。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在智能制造的大背景下,跨界融合往往成為催生新業態的路徑之一。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智能制造的核心是人工智能與各產業領域深度融合,其形成的數據驅動、人機協同、跨界融合、共創分享的智能經濟形態適應時代發展方向,具有強大生命力。
“跨界融合成為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本質特征”。國家工信部裝備司副司長楊拴昌在出席論壇時表示,我國制造業在由大變強的歷史起點上迎來了重大機遇。一方面,智能制造對智能裝備工業軟件、工業互聯網以及相關服務產生大量需求,帶動了眾多新技術、新產品、新裝備快速發展,催生出一大批新應用、新業態、新模式。另一方面,智能制造作為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重要推進路徑,有利于推動傳統產業實現生產制造與市場多元化需求之間的動態匹配,有助于增加產出、減少消耗、提高品質,重塑工業經濟發展模式,加速優勝劣汰。
“近一段時間,企業高層十分重視技術的智能化發展,除了通過自主創新途徑,還往往與互聯網和信息技術公司開展項目研發,比如未來汽車領域,智能網聯工程將是一發力點。”董坤是一家汽車制造企業的工程師,他向記者介紹的智能網聯工程正是當下汽車領域轉型的熱點。對此,今年上半年,工信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和科技部還聯合印發了《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其中提出了“汽車+”跨界融合工程,表示要引導汽車企業積極協同信息、通信、電子和互聯網行業企業,充分利用云計算、大數據等先進技術以推動我國智能汽車發展。
“數字雙胞胎”引關注
論壇上“機器人”“數字化”“人工智能”等熱詞頻現,此外冒出的時新詞也讓大家饒有興趣。大眾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高級經理蒙特內羅圍繞“解析德國工業4.0 時代的智能制造”,美國通用集團(GE)全球研發工業互聯網聯盟理事長薩爾沃博士就“美國工業互聯網的發展趨勢及其深遠影響”主題,分別在論壇上進行了主旨發言。兩位外籍專家雖然主題不同,但都提到了當前智能制造領域較為前沿的一個概念——“數字雙胞胎”(digital twin)。據了解,“數字雙胞胎”從虛擬制造、數字樣機等技術上發展而來,原本是美國軍方在航天系統研究中提出來的,現在已經拓展到智能制造、預測設備故障和改進產品等多領域。“數字雙胞胎”通常是以數字化方式為物理對象創建虛擬模型,來模擬其在現實環境中的行為。通過搭建整合制造流程的數字雙胞胎生產系統,能實現從產品設計、生產計劃到制造執行的全過程數字化,將產品創新、制造效率和有效性水平提升至一個新的高度。
“大眾會進一步推動發展數字雙胞胎技術,以便更好地預測工廠的生產全過程。”蒙特內羅說。
“數字雙胞胎揭示了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的一種融合趨勢,我們將看到物理世界和數字化世界的相互促進與融合,這種融合在未來也會呈現爆炸式的發展。”薩爾沃博士認為,盡快適應和駕馭這一過程將有利于贏得未來市場的主動。
參考資料:
http://www.shangyi.com/member/invite.php?user=sin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