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加快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 工業機器人松山湖打頭陣
記者昨日從市政府官網全文公布的《東莞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獲悉,東莞力爭到2020年實現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突破5000億元。其中將構建“一核一環、組團發展”的機器人產業空間布局,全力將松山湖高新區打造成為東莞工業機器人智能裝備產業的核心區。 優先工業機器人 注重特種機器人 目前,制造業產業進入“機器換人”的轉型升級階段。上述規劃明確了東莞要加快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著力攻克機器人制造核心技術,打造完整的工業機器人制造產業鏈,加強機器人產業基地建設。 其中,優先發展3C制造、焊接、搬運、加工等先進適用的搬運機器人(AGV)、清潔裝配機器人、打磨機器人、拋光機器人等工業機器人。依托順道智能制造協同創新研究院,重點推進巡邏機器人、家用警衛機器人、前臺機器人、陪伴教育機器人、醫療機器人、變形機器人等智能成果的落地和產業化。注重發展無人機、無人艇、空間機器人等特種機器人。積極布局發展柔性機器人、微納機器人等下一代機器人,搶占未來機器人產業制高點,避免高端產業低端化。 東莞的工業機器人產業基地將構建“一核一環、組團發展”的產業空間布局。 “一核”即全力支持建設松山湖國際機器人產業基地和廣東省智能機器人研究院,將松山湖高新區打造成為東莞工業機器人智能裝備產業的核心區。“一環”即結合松山湖、大朗、大嶺山、萬江、長安、東城、寮步、虎門、厚街、常平、橫瀝、塘廈等鎮街園區現有產業基礎,構建東莞市工業機器人智能裝備產業聚集發展帶。 “組團發展”即重點圍繞東莞電子信息、電氣機械、汽車模具制造、服裝、制鞋、毛織、家具食品等行業對智能裝備的需求,構建以裝備應用企業和裝備制造企業為主體的供需組團。 大數據 加快大數據產業基地建設 東莞將加快大數據產業基地建設,運用大數據提升政府治理水平,全面推動大數據在政務、交通、醫療、衛生、就業、社保等領域的應用,帶動社會公眾開展大數據增值性、公益性開發和創新應用。 東莞將以莞城大數據產業中心項目為核心,開展南城、東城與長安的“智慧城市”示范工程,打造為新興產業企業及政府政務提供大型計算和海量數據存儲服務的產業集群。 生物技術 布局三平臺打造“廣東藥港” 重點布局三個平臺:一是在松山湖加快建設一批生物公共技術服務平臺;二是以廣東省醫療器械檢測中心東莞分中心為關鍵平臺,重點推進東莞大型醫療器械、體外診斷以及醫用高值耗材的發展;三是以松山湖廣州中醫藥數理工程研究院為重要平臺,集中發展現代中藥產業,全力打造“廣東藥港”。 新興產業規模到2020年突破5000億元 根據該規劃,東莞戰略性新興產業總體空間布局為“兩帶多節點”的產業發展格局。 “兩帶”一是以松山湖(生態園)為龍頭的主體產業帶。深化莞深同城,強化與深圳高新技術產業帶融合發展,對接深圳龍崗、光明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及橫崗等優勢傳統產業基地。二是以東莞市中心城區為核心的主體產業帶。推進東莞市城區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服務業發展,建設戰略性新興產業服務與制造基地,加強與廣州東部工業區、廣州科學城與廣州中新知識城建設的互動,重點發展高端新型電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術等。 “多節點”是指位于“穗莞深科技創新走廊”上的水鄉特色發展經濟區、中心城區、長安濱海新區以及東莞市的虎門港開發區、橫瀝科技園、廣東銀瓶合作創新區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功能區。 “十三五”期間,東莞將立足堅實的制造基礎,主動瞄準新一代信息技術、機器人制造、生物技術、增材制造(3D打印)等高端領域,對標國際國內一流企業。 力爭實現到2020年,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突破5000億元,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6%左右。培育30家產值超100億元的龍頭企業,形成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等多個產業集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