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一流鋰電企業自動化比例50% 二流企業僅有20%
日韓一流鋰電企業自動化比例在70%以上,國內一線企業約50%,二線企業僅20%,導致中國鋰電在一致性上有較大差距,甚至連成本優勢也在喪失。同時,日韓企業紛紛在中國建廠,倒逼國內企業提升自動化水平。
鋰電池自動化生產線 電動車真成長,鋰電設備需求井噴
1.電動車真成長:預計2014-2016年銷量分別為8、20、30萬輛,2015、2016年超預期概率大。2017-2020年的推動力從政策向性價比轉變,中長期個人更樂觀。
2.動力電池嚴重供不應求:預計2014-2016年市場規模分別為100、200、300億,動力電池嚴重供不應求,明年上半年之前不會緩解。
3.設備需求井噴:預計2014-2016年設備市場分別為30、70、120億,下半年開始進入交貨高峰,景氣度至少持續到明年底。
4.重趨勢,重彈性。重點關注動力電池:東源電器、欣旺達,設備企業:贏合科技、先導股份。不確定性分析:大盤系統性風險。
鋰電設備行業深度報告——擴產高峰帶動設備迎來景氣高點
動力鋰電供不應求,設備需求井噴。新能源汽車高景氣周期持續,預計2014-2016年國內動力鋰電市場規模為100、200、300億元,優質產品供不應求,鋰電生產商迎來擴產高峰,拉動鋰電設備需求大爆發,預計2015-2016年設備市場規模可達75、120億元。
自動化水平提升需求迫切。日韓一流鋰電企業自動化比例在70%以上,國內一線企業約50%,二線企業僅20%,導致中國鋰電在一致性上有較大差距,甚至連成本優勢也在喪失,日韓企業紛紛在中國建廠,倒逼國內企業提升自動化水平。
國產化過程孕育龍頭,景氣周期參考光伏。國內涉及鋰電池生產設備領域的企業有278家,但年產值超過1億元的企業只有10余家,未來成長空間巨大。參考光伏行業2010-2011年進入擴產期,孕育龍頭企業精工科技2011年收入增長超5倍,股價漲幅近8倍。
鋰電自動化裝備迎接新能源爆發
今年宏觀及制造業基本面不佳,鋰電自動化裝備成為萬綠叢中一點紅,并且三家主要的企業贏合科技、先導股份、吉陽智云實現上市,形成了鋰電裝備板塊。雖然靜態的看,這些公司估值不低,但是行業正處于爆發期,未來三年復合增長40%左右。考慮到次新股流通市值較小,高估值將持續,建議波段操作。
鋰電池制造設備分為前端設備、中端設備、后端設備,核心為前端設備。前端設備,如攪拌機、涂布機、輥壓機、分切機等是電池制造的核心機器,關乎整條生產線的質量。
鋰電池生產重心向中國轉移。目前全球鋰電池產業集中在中、日、韓三國,三者占據全球95%左右的市場份額,2014年中國占比達到27%。2014年全球新增投資的近8成集中在中國,未來中國占比將進一步提升。2014年預計中國全行業投資金額超千億元,超2012和2013年的總和,2014年投資規模在1億元以上的鋰離子電池項目就有25個。
電動汽車發展帶動動力型鋰電池爆發式增長。隨著政策支持力度加強以及消費者對新能源特別是電動汽車接受度提升,預計我國今年銷量有望突破20萬輛,2020年銷量將達到100萬輛,保有量500萬量。
僅考慮動力電池和消費型電池的需求,2018年鋰電池需求將達54GWh,2020年有望達到72GWh。2014年我國動力鋰離子電池市場需求達2.8GWh,消費型鋰離子電池需求約為30GWh,儲能鋰離子電池市場需求占比較小,總計可達33GWh,還有翻倍空間。
國內鋰電池設備行業爆發。國內電池廠商生產自動化程度仍偏低,未來將受益于自動化、智能化和進口替代。GBII預計2015年鋰電生產設備的國產產值將達到75億元,實現翻倍增長。我們預計2020年鋰電設備市場規模356億元,國產設備產值將達到285億元,國產設備占比從50%提高到80%。
目前國內鋰電設備行業企業目前收入規模僅1-3億元,面臨巨大空間。2013年,國內涉及鋰電池生產設備領域的企業有278家,但是具有一定技術核心、規模較大的企業數量很少。2014年,贏合科技鋰電設備收入2.3億元,先導股份1億元。我們認為隨著一些龍頭企業上市,研發技術提高,收購兼并,龍頭公司占有率提升。
上海先予工業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非標制定、研發、生產、銷售、工程服務為一體的工業裝備制造企業。該公司以自主核心技術和系統集成優勢為依托,針對企業用戶在生產過程控制中的各種復雜控制要求,采用DCS和PLC等控制系統為企業量身定制,技術先進、可靠性高、經濟實用的電氣和自動化控制,生產,輸送,包裝、清洗系統,提供完整的非標制定自動化生產解決方案,從而有效為企業降低勞動力成本、提高品質、提升效率。